书单 | 一个人的阅读史(2022修订版)(转载)

一个人的阅读史(2022修订版)

作者: 韦海生 发布: 2022-07-15

img

这篇文章我写于 2016 年 7 月,全文约 17000 字。五年多来我读了不少书,对书本和阅读的看法发生了很大改变,此次修订并不是修改或删除过去不成熟的观点。

因为一个人的阅读史,往往是他的精神成长史和智力发育史,每走的一步路都算数,它同样是个人成长的一部分,所以我在保留主要观点的前提下适当地精简。

另外,我也模糊时间线,把之前划分太细的时间节点组合在一起,以心智成长阶段作为划分依据,来简单回顾自己20年来的阅读历程。

一、中学时代

初中三年,我没读过一本课外书,因为课程较多没空余时间,加上所在班级是重点班,同学们连吃饭都是你追我赶的,从饭堂打饭回宿舍的路上就吃完了,洗完饭盒就回教室学习。

最夸张的是每天晚读节没有老师走进教室,大家的晚读时间要超过一个小时。所以初中阶段要说接触到阅读,只有背过的一篇篇课文,比如至今我还能背出的《故乡》,《还乡梦》自序,《岳阳楼记》和《出师表》等。

我真正接触到阅读是上高中后。高一时,语文老师除了讲解课文,还引用一些小故事或者朗读一篇美文给我们听,这些小故事和美文大都来自《读者》杂志和《微型小说选刊》。

在语文老师的建议之下,家庭条件较好的同学便定期到校门口旁的报刊亭买这两本杂志,让大家轮流看。读到《微型小说选刊》,是我第一次接触到课外书,发现了课本之外的世界竟如此丰富多彩。

相比于县城的同学从小就接触到课外书,我在七岁上小学一年级时还不会认字,甚至一句普通话都没听别人说过。

即使在小学五年里(那时还是五年制)偶尔听到小学老师用不太标准的普通话讲课之外,主要用壮语方言来辅助讲课,大家平时全是用壮语交流。

可见我接受的语文教育多么匮乏,当然这是题外话了。

顺着《读者》和《微型小说选刊》这根藤,我跟几个关系好的同学开始摸瓜了。

每天放学后我们都会到附近各个报刊亭去翻杂志,翻出了《辽宁青年》、《求学》杂志、《散文诗》和《足球俱乐部》等。

《辽宁青年》是每期必买的,我每次买回来都先偷偷看完了才拿出来给同桌看,后来才传给另外一个同学。

这本杂志当时班里就我和另外一个同学买,有时在课间休息,看到有同学在看《辽宁青年》,看到封面上标记我的名字时,一种莫名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虽然我是足球迷,但很少买杂志,因为比较贵。像《足球俱乐部》都是借同学看的。

记得里面的文章都很美,大多是球迷写给球星的抒情文章,正好符合那个年纪急于抒发情怀的需求,好多文章我都抄写在日记本上,有些我还能背下来,至今还清楚地记得。

比如写给迈克尔·欧文的:「我还要乘一枚流离的萤火,飞到历史的旷野上,去寻找来世十八岁欧文永远迷人的踪影」;

写给罗伯特·巴乔的:「知道你快乐,我会微笑如昔。就像那满天飘飞的雨的精灵,为了一个曾经的许诺,不惜耗尽最后一丝生命,也要陪着风儿掠过空灵的苍穹,只是为了生命中能有一段有风儿陪伴的回忆。」

写给我的偶像巴蒂斯图塔的:「当巴蒂老了,花城会不会因此而憔悴,佛罗伦萨会不会像那不勒斯一样,在欧洲的艳阳中渐渐淡出意甲的中心」……

还有写给马尔蒂尼、张玉宁、托蒂、雷东多、李金羽等等,每一篇文章都可以击中一个少年的心窝。

如果说《读者》杂志开启了我阅读之旅的话,一本不太起眼的《足球俱乐部》则升华了我对对阅读的想象,我发现了阅读是一件美妙的事情,让我主动去阅读应该就从这里开始。

上了高二高三,我就不再满足于阅读杂志了,除了在学校图书室借书,我还到校外的小书店租书。因为学校图书室很小,书也很少,不得已我只能去租书,押学生证后租一本一天是一毛钱,我每次借两本,一周换一次。

那时我还不会区分好书差书,只要租到的书我都会从头到尾读完。现在能够记起来的只有这几本了:《隋文帝评传》,波特莱尔的《恶之花》,《钢铁是怎样练成的》,《简·爱》和《梁启超和他的儿女们》

记得有一段时间,每晚宿舍熄灯了值班老师查过房后,上铺的同学就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主角名字叫孙少安和孙少平兄弟俩,一连讲了几个晚上,后来他才告诉我们这个故事出自一本小说,叫《平凡的世界》,作者叫路遥。

img

可能是同学讲得好,当时我就认为这一定是本好书,于是就去图书室借,被告知已被借走,还有人预借呢。

好在我同桌方同学在旧书摊上买到了一本,大家都轮流看,轮到我时那本书已经掉了最后几页了。

就在高二那年暑假里,我把《平凡的世界》看完了,现在还清楚地记得每天帮父母收完稻谷回来的傍晚时分看的。记得当时蹲在家门口,把书放在膝盖上,一只手扶着书,一只手拿着扇子拍赶蚊虫,读到动情处竟哭了出来。

这是我第一次为一本书感动得直哭。我想,这应该是我真正地爱上阅读了。

除了《平凡的世界》,高三时还看了《人间四月天》,就是后来被翻拍成电视连续剧,黄磊、刘若英和周迅出演的那一部。

接着背了徐志摩的好多首诗,《再别康桥》自不必说了,还背《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雪花的快乐》、《偶然》和《沙扬娜拉》等

后来我竟然也写起诗来了,有几首诗还发表在校刊《同心文学社》上,有几个低年级的女同学写信给我要认哥哥的。

不过高三的学习压力较大,我很少有时间读书了,读的书也跟高考有关。

比如同桌的那本《等你在北大》,每次心情低落时都会拿出来翻一翻,除了看别人的学习方法,还有他们的心路历程,不由得对大学校园生活充满了期待。

我还经常买的一本杂志是《求学》,主要介绍各院校的招生状态,录取分数线,还逐一介绍各个专业等,从这本杂志中,我具体了解了几所理想中的大学,还有要报考的专业——考古学。

那时的梦想就是成为一名考古学家,我还知道了考古学、民族学、语言学和体质人类学是人类学专业的四大分支学科,在高考结束后填报志愿时,第一愿者就只填了有考古学和民族学的院校。

出于对考古学的热爱,我非常喜欢历史课,平时几乎不用安排时间来复习历史科,在学其他科目累了才拿历史书来消遣,放松。即便如此,我的历史科成绩依然保持在年级前几名。

我拿来消遣的是什么书呢?除了课本,就是从旧书摊上买的一套《中国通史参考资料》,翦伯赞 ,郑天挺主编,这套书估计现在买不到了吧。那时候能找到的历史书也就这一套了,饥不择食,就一直看到了高考结束。

高中时代看的最后一本书是《海子诗选》,是班里笔名叫江南柳青的才女送给我的。

那是高考之后我还留在县城,准备第二天早上回村里,她找到我后跟我说了许多关于海子的故事,关于他的诗,他的死。

img

她送给我这本书时,说我很像海子,不止因为我和海子同名,生活经历和气质也差不多,临走前她读了海子的《活在珍贵的人间》。

这是我第一次听到海子这名字,也第一次知道泥土,麦地,黑瓦,青草等农村常见的东西也可以写得这么有诗意。

在那一次分别之后,我们还偶尔写信联系,但一直没有见过面。据说她不再写作了,现在还为她感到可惜,当年的校刊《卷首语》很多出自她之手,特别是那篇《在凤凰花开的季节》惊艳了很多人。

第二天带着江南柳青送给我的《海子诗选》回了家,我这一阶段的阅读之路也算结束了。

二、大学时代

我没能如愿考上心仪的大学考古学专业,只能去读一所二本院校的民族学专业,不过也是我填写的第一志愿专业。这个专业所在院系名称是民族学人类学研究所,简称民研所。

其实民族学专业重点不是研究少数民族,而是文化人类学(Cultural Anthropology),专业课程设置跟美国大学的人类学系一样,都是以人类学为主。

当时开设这门学科的学校不多(现在更少),许多人对这个专业也是一知半解,班里除了我是第一志愿报考之外其他26位同学都是调剂过来的,之前压根就没听说过有这么一个专业。

比我们大一届的一位师兄也是他们班里唯一一个第一志愿填报民族学专业的,意外的是在他竟然在高三时就写信给我们所长,说他要来念这个专业。

记得开学第一天晚上开完迎新班会之后回到宿舍里已经晚上九点多了,这位师兄就过来串门,知道我也喜欢考古之后,就要带着我去校医院后面的坟场,用墨水和白纸拓墓碑。

用他当时的话说,在方圆五百里之内,估计找不到像我俩一样的傻子,此后我们都不再叫对方名字,直接互相称呼「考古学家」,现在依然如此。这算是我不能读考古学却一直延续与它的缘分吧。

还是说到阅读上来。我们大一大二的课程不多,除了几门公共基础课,专业课只安排了民族学通论,人类学名著导读和考古人类学。我这两年要读的书主要根据课程来选择的,更多的是完成作业而已。

虽然是作业,但“人类学名著导读”这门课的分量极重,教我们的李老师精心挑选了 20 本人类学经典著作,分两个学期讲完,历时近一年。这是那一年老师讲课选用的人类学书目:

  • 《古代社会》,L·H·摩尔根
  • 《文化与交流》,利奇
  • 《原始文化》,爱德华・泰勒
  • 《忧郁的热带》,列维-斯特劳斯
  • 《人类学与现代生活》,博厄斯
  • 《文化与实践理性》,马歇尔-萨林斯
  • 《金翼》,林耀华
  • 《甜蜜的悲哀》,马歇尔·萨林斯
  • 《萨摩亚人的成年》,玛格丽特-米德
  • 《文化模式》,露丝-本尼迪克特
  • 《菊与刀》,露丝-本尼迪克特
  • 《西太平洋的航海者》,马林诺夫斯基
  • 《文化论》,马林诺夫斯基
  • 《金枝》,弗雷泽
  • 《社会人类学》,埃文斯-普理查德
  • 《努尔人》,埃文斯-普理查德
  • 《文化的解释》,克利福德-格尔茨
  • 《礼物》,马塞尔-莫斯
  • 《原始社会的结构和功能》,R·布朗
  • 《人文类型》,弗思

这些书当时都在图书馆借阅,后来自己买齐了。虽然受到过严格的训练,但我当时对人类学的兴趣还不大。

一是我更喜欢纯粹的考古学,二是这些书太难读,像《甜蜜的悲哀》这种小册子我竟然看了几遍还是一知半解,很有挫败感。

可并不影响我每次作业都拿到高分。因为上了这门课之后,我开始学会了如何查找 CNKI 等期刊资料,懂得了基本的学术论文和学术书评的规范写法,写作业论文时已经像模像样了。

这些知识当时只能靠老师慢慢教和自己经常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的文章模仿下来的,现在已经不用这么麻烦,可以直接参考荣新江的《学术训练与学术规范》。

img

到了大二,对我阅读历程影响较大的王铭铭老师出版了一本人类学普及读物,叫《人类学是什么》,才让我找到喜爱人类学的「同谋」,读完之后有一番感慨:

读完这本小册子后真正喜欢上人类学的——这门以「裂缝间的桥」自居,以跨文化沟通为使命、富于浪漫气质和人文气息的学问:

它教人如何跨出「当局者迷」和「不识庐山真面目」的困境,从「他者」的眼光中去审视自我,从异文化语境的想象中去反观自己所身处的社会,以及那种踏上去远方寻找自己的感觉。

后来我把王铭铭老师的书都买齐了,连网上的文章像《王铭铭:把人类学做到绝望》都读过一遍,在读了他的学术随笔集《心与物游》之后,我忽然觉得他就是当代的庄子,中国的列维-斯特劳斯。

可以说大一大二这两年时间的阅读基本集中在人类学领域,不管是名著导读课还是执着地阅读王铭铭,都是一次收获甚大的阅读之旅,直至今日无论做人做事还是看待世界的眼光,我都受到人类学理论的影响。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高二那年的暑假,我参加了一个叫「MEDOW·广西项目」的实地调查,我们组共九个人奔赴广西崇左市和百色市的十几个县区进行社会调查。

整整两个月的时间几乎都是在车上和乡村里度过的,每天还要背着十几斤的测量仪器走访指定的住户,非常累。

但我还是随身带了四本书,即上海三联出版的文化随笔集「思想柳叶刀」系列,分别是王铭铭的《漂泊的洞察》,何怀宏的《比天空更广阔的 》,张军的《书里书外的经济学》和贺卫方的《运送正义的方式》

在两个月里,每晚再累也要坚持在睡前看上几页书,这点小事虽然看起来没有值得说的地方,但对我个人而言,却是另外一番意义,它使得我的阅读习惯在非常艰苦的环境里也不会被冲断,而且这个习惯一直保留到了现在。

从大三开始,专业课就开始多了起来,比如人类学概论,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田野考古学,体质人类学,语言学,世界民族志,中国民族志,宗教学概论,社会学概论和田野调查方法等。

之所以会记得这么详细,是因为对每一个授课老师的风格和特点都铭记于心,直到现在记忆里还留有当时老师们讲课的情形。

比如教语言学的何老师当时是在读博士生,长得很漂亮,说话好听打扮也很时尚,简直是我们男生的梦中情人,尽管语言学课很难,但我们从来不逃课。

虽然专业课程逐渐增多,但为了应对期末考试也不难,很多课程还拿了高分。不过那时候我已经不再有把人类学当成以后做学问的方向了。

即使在读了王铭铭的《把人类学做到绝望》时曾想过和他一样把这门专业一直学下去,直至绝望,也阻止不了高中时的梦想逐渐清晰地浮现在眼前——成为一名考古学家。

当我要放弃自己的专业而转向相关性较强的考古学时,倒没有觉得有多少吃力,接下来就是选择报考院校了。我很想去中大学读南方考古,并联系了人类学系主攻史前考古和民族考古的郭老师。

在他的建议下,开始读了他给我列的考试书目,分别是张之恒主编的《中国考古学通论》,俞伟超的《考古学是什么》,格林·丹尼尔的《考古学一百五十年》和《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卷》,并建议把张光直先生的九本书多读几遍。

于是在大三的上学期,就开始了炼狱般地阅读考古学书籍历程。《考古学是什么》比较好好读,尤其是附录里的《诗的考古学》、《考古学是什么》、《中国考古学的现实与理想》三篇访谈文章很有趣。

张之恒的《考古学通论》并不算好的教材,在对照大百科全书时发现了很多错误。《考古学一百五十年》在剑桥和哈佛被选作教科书,书名原是《考古一百年》,后来增补就扩充了五十年。

这本书一路读来,我发现自己最感兴趣的是前一百年。它细述了一门新兴学科从无到有、逐渐成熟的过程。

《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卷》这个大部头耗了我大半年的时间,硬生生地把它翻完了。后来虽然没考上,但也不能认为半年多时间浪费掉了,即使当时学到的考古学知识也许不会再派上用场,也让自己因为能啃下一卷大百科全书而增强了阅读的信心,以后再读其他大部头书时,自然是小巫见大巫了。

除了看以上考试的参考书目,我有时还不务正业,去读其他书去了。印象最深的是贾兰坡院士的高徒陈淳教授写的《考古学的理论与研究》,这是一本是我读过的国内最令人振奋的考古学理论书籍。

张光直曾说,理论这件东西在中国传统学术中没有什么地位。陈淳在本书中也说道,自己曾经满腔热情地试图把国外考古学理论介绍到中国来,却被斥为「缺乏事实的空谈」。这对其本人的打击是不言而喻的。

img

轻理论重实践的风气在中国考古学界至今并没有多大的改变。但是,放眼以欧美国家为代表的世界考古学界,考古学研究的主流,从新考古学到后过程考古学,理论的革新无不起着极其重要的先导性作用,在新兴考古学流派中,概念、模式和范例在研究过程中无不居于核心地位。

这本书中的一些研究案例,就反映了当代考古学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在并不丰厚的资料基础上,仍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可以说,这本书以它自己的方式,表达了理论对于中国考古学未来发展的意义。

后来读了曹兵武的《考古学——追寻人类遗失的过去》,书里的内容已经没多少印象了,但书后附录里的《一个最小限度的中文书目》列出了考古学研究需要阅读的最低书目。

这份书单有点长,认真读完应当不低于考古学专业硕士的水平,我还是把它列出来吧:

《考古工作手册》,文物出版社
《新中国的考古发现与研究》,文物出版社
《苏秉琦考古学论述选集》,苏秉琦
《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卷》
《考古学专题六讲》,张光直
《考古学一百五十年》,格林·丹尼尔
《考古类型学的理论与实践》,文物
《古人类学》,吴汝康,文物出版社
《史前考古埋藏学概论》,尤玉柱
《李济考古学论文选集》,李济,文物
《当代国外考古学理论与方法》,三秦
《时间与传统》,布鲁斯·炊格尔,三联
《中国考古》,安金槐,上海古籍
《神祗·坟墓·学者》,西拉姆,三联书店
《中国考古学:实践·理论·方法》,张忠培
《华人·龙的传人·中国人》,苏秉琦
《田野考古学》,冯恩学,吉林大学
《人类的起源》,理查德·利基
《外国考古学史》,杨建华
《考古学是什么》,俞伟超,中国社科
《考古学的历史·理论·实践》,中州古籍
《中国文明起源新探》,苏秉琦
《走向 21 世纪的考古学》,严文明
《中国史前考古学史》,陈星灿
《文明的冲突》,亨廷顿,新华出版社
《人类的大迁徙》,斯福扎
《考古学》,保罗·巴恩,辽宁教育
《考古与文化》,曹兵武,文物出版社
《垃圾之歌:垃圾的考古学研究》
《考古人类学随笔》,张光直
《夏鼐文集》,夏鼐
《文物与考古基础知识》,张昌倬
《考古随笔》,陈星灿,文物出版社
《考古学理论·方法·技术》,栾丰实
《考古学》,张光直
《考古学的理论与研究》,陈淳

除了阅读考古学书籍,我还读了许知远的《那些忧伤的年轻人》。这本蓝色封面的书是在综合阅览室读完的。

书里蕴含了太多的感情,与很多无病呻吟的文字不同,当年24岁的许知远对这个世界用情甚深,当我看到他那些才华横溢的文字时,我被那种轻柔的流淌出来的感情围住了。

从《经济观察报》主笔到创立「单向街·书」,我一直在关注的许知远这十年来的文风越来越公知。

从阅读《新闻业的怀乡病》,《我要成为世界的一部分》,《中国纪事》到《 祖国的陌生人》,早已没有了当初阅读时的那种感觉了。至今念念不忘的只有他的处女作《那些忧伤的年轻人》。

三、毕业后十年

大学毕业那一年,我参加了为期一年的西部服务计划,也就是西部志愿者,在一个偏远的小镇政府从事志愿服务。

小镇距离市区不过二十几公里,但没有开通水泥路,如果要上一趟市区,至少要在坑坑洼洼的山路上颠簸两个小时,所以几乎一整年的时间我都呆在那个小镇上。

晚上七点后镇上就很少有人走动了,寂静得出奇,除了偶尔的狗叫声就是不远处的山坡上传来的风吹过树林的呼啸声,在这个几乎与世隔绝的地方,陪伴我的只有一本本书。

因为行李较多,我看完了从学校带去的几本书后,无书可读顿时觉得空虚无比,不知道该如何打发近一年的时间。于是我学会了在网上买书,那时在孔夫子旧书网陆陆续续买了几本。

当时支付宝还不普及,镇上又没有银行,每次只能通过邮局汇款再等待卖家发货,一般平邮需要两个周才送到镇上的邮局,而邮局一般都是等三天一次的赶集日才开门,所以前后近一个月才拿到书。

我在孔夫子旧书网买到的一些书,比如《四海为家—-追念考古学家张光直》、《血酬定律—-中国历史中的生存游戏》、《潜规则——中国历史中的真实游戏》和《康德传》。

至今我还记得《康德传》开篇那句经典的话:「哲学家一生的标志就是他的那些著作,而哲学家生活中最激动人心的事件就是他的思想。

苏联学者阿尔森-古留加用他细腻生动的语言活现了伟大哲学家追求真理的一生以及给予了康德的那些震动人心的思想详细的阐述和最有人情的解说。无怪乎许多学者文人把此书置于床头,每读到心潮澎湃处啼哭不止。

img

这一年我读的书不多,但是每一本书都认真读过两三次。另一部分业余时间用来背英语单词了。当时用了杨鹏的《十七天搞定GRE单词》里的方法背下了俞敏洪的《 GRE 词汇精选》和张红岩的《托福词汇精选》。

当时也没想过背这些单词有什么用,可能只是为了打发时间而已,要是当时可以再多读一些书,或者开始写作,也许对现在更有帮助,但过去了的事情又怎么去改变呢?

从那个偏远的小镇出来后,我来到了深圳,阅读兴趣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没有了继续求学做学问的打算,尤其经历了人类学和考古学连番轰炸数年之后,真的有些疲惫,在面对学术类书籍时已如强弩之末,我发不上力了。

于是我就开始放任自己,不再限定读书范围,只要是好书就可随意翻阅,所以这个时期应该算是我阅读经历中最「放荡」的时期。

加上那几年工作不顺,换了几个行业,读的书自然五花八门,包括伦理学、魏晋南北朝史,时间管理,企业管理,项目管理,SEO、网络营销类以及敦煌学。

① 伦理学

读伦理学的书,纯粹是兴趣。第一次关注伦理学,是在北大哲学系主页上看到了何怀宏老师的学术自传文章《一个学术的回顾》。

在大学期间曾读过他的随笔集《比天空更广阔的》,但开始阅读伦理学著作则源于他的《伦理学是什么》。这本书说起来不好也不算差,虽不像其他教科书一样列一些定义,但让初学者知道伦理学是那么一回事足够了。

接着在深圳图书馆又借阅了《良心论──传统良知的社会转化》、《底线伦理》和《超越的爱》,而读的次数最多的则是三联版蓝色封面的《沉思录》

让我感到惊喜的是,何怀宏的气质和情怀恰是我喜欢的,特别在看过了他的几篇文章。

比如《对灾难的道德记忆》,《对历史应保持温情与敬意》,《我有一点「密室情结」》,《有一些好人很安静》等,更加确信我一直以来就想拥有这份为人为文的情怀,竟在一位伦理学老师身上看到了,真是由衷地喜欢!

还有另外一位伦理学教授刘小枫的书也是我喜爱的。已经记不得是从哪一年开始阅读刘小枫的,算起来已经有数年了。

印象最深的是在深圳图书馆第一次翻阅了《沉重的肉身》时,竟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连同另外两本《这一代人的怕和爱》和《拯救与逍遥》一并借走了。

近一个月的时间,我早读晚读,甚至在上下班的公交车上也读,有时候竟然忘记了时间坐过站了。相对于他的那些比较学术化的文本,阅读《沉重的肉身》和《这一代人的怕和爱》这样的学术随笔,简直是一种奢华的享受。

后来,我又把能在图书馆中借到的与刘小枫有关的书基本都看过了一遍,比如《罪与欠》、《儒教与民族国家》、《走向十字架上的真》等一些学术随笔。

读完之后,又在网上把读过和没读过的书都买了过来,除了《共和与经纶 : 熊十力<论六经>、<正韩>辨证》外,基本都读完了。

img

在伦理学阅读上,除了阅读何怀宏和刘小枫,还读了陈嘉映的《何为良好生活》,亚当·斯密的《道德情操论》,斯宾诺莎的《伦理学》还有到现在没看懂的《尼各马可伦理学》,但最让我激动的还是《沉重的肉身》和《这一代人的怕和爱》。

② 中国历史

我对中国史的阅读似乎从来没有断过,只是不再集中阅读了。这个阶段读过两本魏晋南北朝史著作,一本是陈寅恪的《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另一本是田余庆的《东晋门阀政治》。

当时是想了解这段历史,如有兴趣的话可以当成业余爱好来研究,但我似乎对它不太感兴趣,还喜欢宋史更多一些。

严耕望在《治史三书》里提到的目前研究力度较为薄弱的是宋史,如果努力耕耘是最有机会出成绩的领域,可惜我精力有限,暂时不能做更深入地研究了。

我还读过两部《中国通史》,分别是傅乐成和吕思勉的。傅乐成的书很好读,逻辑简单思路清晰,而吕思勉的则要难得读得多,较为抽象的横向通史记载,按照婚姻习俗,兵事,文化,政治等角度来记述历史,还经常大段大段地引史料,读起来非常枯燥。

另外,高华教授的三本书读得比较认真,分别是《红太阳》、《在历史的风陵渡口》和《革命年代》

前两本是禁书,已经买不到了,我只能把网上下载 PDF 版本在淘宝网上找人打印出来装订成书,这也是找书的方法之一吧,后来又买了新出版的《历史学的境界》。

③ 时间管理

第一次知道时间管理是看一本职场小说《小强升职记》之后,当时还在公司上班,想要提升部门成员的工作效率,就把自己学到的时间管理知识整理出来在会议室里的小黑板上给他们培训。

接下来自己淘钱买了十几本《小强升职记》发给每一个部门成员。这个培训每周两个小时,大概持续了两个月,这就要求自己读更多时间管理方面的书。

于是尽数将《拖延心理学》、《搞定Ⅰ:无压工作的艺术》、《番茄工作法》、《晨间日记的奇迹》、《暗时间》、《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精力管理》、《完美的混乱》和《把时间当作朋友》等悉数读遍。

那时我还经常看一个美女的时间管理博客,叫褪墨,自己也写过时间管理主题博客,可见用功之深。

可是后来慢慢地就有一种疲劳感,好像这个世界被时间无限分割一样,支离破碎得让人抓不着自己最初想要安身立命的那一块,那一种瞬间就会想到用时间来计算的压迫感让人时刻处于紧张的状态中。

当越过了那根线就会引发多米诺骨牌般连锁反应,会突然觉得所有的时间都不完整了。这种感觉很累。

于是下决心彻底放弃了在这方面继续接触和深入的打算,而这几年来的潜移默化足以应对目前工作生活的琐事了,关注越多只会浪费更多的时间。

毕竟再精细的时间管理,也只是「术」,无法上升到「道」的境界,而应该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阅读「道」方面的书。

最后觉得最好的时间管理工具还是纸和笔,最好的时间管理术是习惯,自觉和时间意识。

④ 企业管理和项目管理

当我刚被升为中层干部时,公司就派发了一本彼得·德鲁克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这本书我读了三遍,可以说不管是公司管理、个人管理还是时间管理,能够读透这本书足矣。

img

当然德鲁克的其他书也很优秀,但我读的比较少,熟悉的只有另外一本,《管理的实践》

为了工作需要,我参加了 PMP 项目管理师的培训,PMI的考试教科书《 PMBOK 指南》翻过了好多遍,我认为最经典的项目管理书籍还是这本书,它虽然是一本教材,但完全对得起「教科书」这三个字。

其他看过的项目管理书籍主要有《项目经理应该知道的97件事》、《项目管理修炼之道》、《团队之美》和《项目管理-计划、进度和控制的系统方法》等。

要说除了 PMBOK 指南之外最好的书,则是哈罗德.科兹纳的《项目管理-计划、进度和控制的系统方法》,至今已再版十余次,其他的则是补充了。

读过的这些书现在已经用不上了,但多多少少还会受到一些影响,比如制定目标会做 WBS 分解等。

⑤ 网络营销类

这类书有比较强的功利性,当然主要是为了工作而读的,可能在很多读书人的眼里,这类书不应该算在阅读上,它们不能登大雅之堂。

但对于我而言,它们同样耗费了我不少的读书时间,尤其是反反复复翻看的大部头书,如《SEO 实战密码》,《实战网络营销》和《Google 广告高阶优化》,读过之后收获还是比较大的。

我是一个文科生,很多网络技术都是靠自学得来,最便捷的学习方法就是读书。我从事网络推广和 SEO 优化工作主要是靠读这些书和反复实战来提升工作技能。

以前我对代码一窍不通,现在可以自己搭建网站,修改源代码了,也习惯了使用带有代码的环境下工作,就比如现在使用的 Markdown 编辑器写这篇文章一样。

所以有一些看似逼格不那么高,甚至由于自己的偏见而忽略的一些书恰恰能够激发自己学习原来不懂的知识,而这些知识在某个时候不知不觉就发挥它的价值。

⑥ 敦煌学

曾有那么一段时间迷上了敦煌学,还经常访问敦煌研究院的网站。可是已不可能再去学敦煌学了,这么多年来一直流传的「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日本」可能让很多中国人不服气,可在这方面确实是输给了日本人。

想到几十年前我们中国人自己还在偷盗贩卖莫高窟经卷时,日本学者已经自费地保护敦煌遗产时,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别人学问做得比我们好了。当然,这和自己关系不大了。

敦煌学学不了,但敦煌还是我最想去的地方。在成行之前,读一些书做准备是必要的,《敦煌的光彩——池田大作与常书鸿对谈、书信录》,《大梦敦煌——一个文化圣地的辉煌与伤心史》和《敦煌百年——一个民族的心灵历程》是读过又想有事没事时再翻一翻的书。

写到这里回头一看,除了伦理学,其他都是泛泛地一笔带过,虽然很多书目都没有列出来,但仍可看出后面读的这些书要么是为了工作,要么为了旅行,没有真正用心去研读的。

伦理学则不一样,要不是考虑篇幅,我还可以写上几千字,还不一定说得尽。

我想,这种回顾是每一个读书人应该留意的,它能让自己发现花费时间和精力最多的地方在哪里,然后再告诉自己下一步应该如何改变阅读的方向和侧重点。

于是我就把那几年读过的书整理了出来,看起来很杂。当我把这个长长的书单一个字一个字打出来的时候,没有任何成就感,反而恐慌起来了。

因为再这么漫无目的地读下去,只会浪费时间,最多让自己为各种读书群里多一点谈资,不会给我带来多大的改变。

本来想把这部分读书清单删掉,但它毕竟是个人阅读史的一部分,不管读什么书都是一种经历,这种经历不应该被抹去,即使有些书我没有读懂,也要把它们都列了出来:

《中观庄严论释》
《入中观论讲解》
《中观论颂讲记》
《魏晋风流十讲》
《魏晋清闲》
《东晋门阀政治》
《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
《中国历史研究法》(钱穆)
《中国历史研究法》(梁启超)
《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梁启超)
《治史三书》
《学术训练和学术规范》
《问道王羲之》
《策略博弈》
《伟大的博弈》
《博弈论》
《博弈论诡计全集》
《策略思维》
《新译古文观止》
《商文明》(张光直)
《考古人类学随笔》(张光直)
《番薯人的故事》(张光直)
《考古学》(张光直)
《考古学专题六讲》(张光直)
《中国青铜时代》(张光直)
《当代中国考古学》(张光直)
《美术、神话与祭祀》(张光直)
《中国考古学论文集》(张光直)
《古代社会》
《规训与惩罚》
《疯癫与文明》
《康德传》
《大秦帝国》(未读完)
《艽野尘梦》
《当尼采哭泣》
《谁来跟我干杯》(古龙)
《那些忧伤的年轻人》(重读)
《沉默的大多数》
《古书之美》(安妮宝贝,韦力)
《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
《把时间当作朋友》
《如何变得有思想》(阮一峰)
《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程》
《深度学习的艺术:知乎采铜自选集》
《开放的智力:知乎采铜自选集》
《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
《十三经清人注疏:论语正义》(未读完)
《文言津逮》(张中行)
《金翼》
《人类学经典导读》
《佛教的见地与修道》
《大败局》(1-2)(吴晓波)
《思考致富》
《哥德尔 艾舍尔 巴赫》

这些书大部分我已经转卖或者送人了,剩下还占着书架的空间,但已经很久没有去翻过了,相当于“死书”。我倒不觉得可惜,毕竟从现在起我已经不再像前两年一样漫无目的地阅读,丢弃多少书是不必以为可惜的。

我想回到经典阅读上来,与其泛读100本书,不如把一本经典著作读上100遍,可是书籍多如牛毛,真正值得花时间精力去读自己又感兴趣的寥寥无几。所以我进入了主题阅读时期。

四、主题阅读

自从认真读了《如何阅读一本书》之后,我才意识到主题阅读的重要,从此不再看到好书就读,而是在一个主题内的所有书都读,包括烂书,并且知道它烂在哪里。

img

开启了主题阅读之路后,我已经读了几个系列的书,虽不敢说在那个领域里是专家,但比我之前混乱读书收获更大。下面我就简单回顾这些年来的几个主题阅读。

① 开智正典

开智正典是阳志平老师列出来的108本经典神作,用他的话说是:以「不收录近作,世界级水准,开启了一个学派或者反响极大,或者保留了某个学术传统」为收录原则,集体导读百本令你脑洞大开、三观尽改、代表21世纪人类智慧巅峰与知识源头的神作。

回到知识源头,108本好书囊括了「认知&神经&心理科学,网络科学,诗歌与文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五大类21世纪的重要学科,让你科学洗脑、独立自由、理性思维、开启心智不再发愁。

不过这份书单在网上找不到完整的版本了,你若需要可以加我微信,我发完整的《开智正典:心智升级百本经典导读》链接给你。

其实这108本书虽是各领域的经典,读起来很烧脑,但我认为有一部分书跟自己关系不大,就没有读完。如果纯粹为了开眼界,还是值得啃下来的。

② 写作主题阅读

我发现自己没有写作天分,可是又喜欢写,就想通过主题阅读多了解写作的方法。在一年内我读完了近50本写作,并在豆瓣添加了一个48本书的书单。

虽然读了不少书,也懂了很多写作方法,但还是写不好文章,倒是别人通过我写的专栏学会了写作,还出书了。

这个专栏叫《写作新手二十五讲》,评分还是不错,豆瓣阅读是9.4分,百度专栏也买了80多份。

在这个专栏的附录部分,我列了30本写作必读书目,都是我认真读过的书。这份书单有5000多字,我就不发在这里了,你若有兴趣,在我的公众号后台回复「写作」就能免费阅读。

③ 人物传记主题阅读

我之所以花大量时间读人物传记,在《我为什么要读人物传记?》里说得比较清楚,可是读看几十本传记之后,我却太建议别人花时间读这类书,就写了这样一篇文章《我为什么建议你少读人物传记?》。

我当时读的五十本传记,是我整理出来的认为较好的,还有一个目的是这些书已经买来了,就当主题阅读去读完它。这份书单大约有一万多字,你若想阅读,可以在公众号后台回复「传记」去阅读,文章太长我就不发在这里了。

④ 王阳明主题阅读

五年前我初次了解王阳明,纯属偶然。那是在朋友圈里,有一个不熟的书友转发了一篇文章,题目叫《王明夫谈怎样读王阳明》。

我点进去读完了那篇文章,马上在百度搜索了王阳明相关信息,才对王圣人有了初步的了解。文章的作者简单介绍了阅读王阳明的顺序:

小说《明朝那些事儿》里的写王阳明段落,故事性强,易读。
董平教授的《王阳明传》,是百家讲坛的通俗水平。
吕峥的《明朝一哥王阳明》
高濑武次郎《知行合一:王阳明详传》
周月亮著《心学大师王阳明》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站在中国哲学史脉系里看王阳明心学。
王守仁传世原著《传习录》
钱穆《阳明学述要》
钱明《阳明学的形成与发展》
读《王阳明全集》
读《中国通史》
读《佛经

我是从王勉三的《王阳明生活》和高濑武次郎的《知行合一:王阳明详传》开始读的,虽然读后对这两本传记的评价不高,但它们却是我在一定程度上了解王阳明的启蒙读本。

在读完《知行合一:王阳明详传》合上书本的刹那觉得主人公的形象慢慢高大起来,而儒家积极的入世态度让人倍感温暖,还好王阳明从早期的「溺于神仙之学」和「溺于佛氏之学」中醒悟过来,不然中国思想史将少了一位儒家圣贤。

现在很多人在现实中遇到了一点点挫折,动不动就说要遁入空门,连老娘生死都不顾自个假修炼去了,这种人与其说是为了追求心灵的安宁,不如说是抗压能力太差,逃避现实。

相反,儒家知识分子从小就尊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信条,并终其一生都在轰轰烈烈,身体力行都投入到为国为民的事业当中,实着令人感动。这正是我读完本书后依然继续阅读、思考和践行儒家思想特别是王阳明思想的动力,即使做不到内圣外王,也要做到致良知、知行合一。

这是当时我的阅读感受,后来深入阅读之后添加了不少书,主要有这些:

《王阳明哲学》
《华杉讲透王阳明传习录》
《王阳明与明末儒学》
《国学大师讲透明阴阳学》
《传习录:一本书读懂阳明心学》
《王阳明大传》(3本)
《知行合一王阳明》(4本)
《青年王阳明》
《王阳明一切心法》(2本)
《做人》

其中蔡仁厚的《王阳明哲学》和《传习录》(哪个版本都可以)值得多读几遍。如果我让找一位先人来学习的话,首选就一定是王阳明。

⑤ 曾国藩主题阅读

我读曾国藩,还是受到陈素封的影响,我阅读的顺序主要按照他列的书单来读的:传记 > 纪录片 >《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 > 《曾国藩家书》 > 《曾国藩全集》

传记以林乾、迟云飞的《曾国藩大传》为主,再读张宏杰的《曾国藩传》,冯唐的《成事》、胡哲敷的《勤笃精进曾国藩》和唐浩明的小说《曾国藩》也可以读一读。

纪录片我看的是凤凰大视野的《近人曾国藩‎》和张宏杰的12集《不可复制的曾国藩》。接下来读了《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三本和《唐浩明评点曾国藩家书》,《曾国藩全集》还没有读。

虽然读了关于曾国藩的许多书,但是他的「日课十二条」对我影响更大,我也像把富兰克林的十三项美德打印出来去做一样,这十二条也成了我的修身计划:

一、主敬:整齐严肃,无时不惧。无事时心在腔子里,应事时专一不杂。清明在躬,如日之升;
二、静坐:每日不拘何时,静坐四刻,正位凝命,如鼎之镇;
三、早起:黎明即起,醒后不沾恋;
四、读书不二:一书未完,不看他书;
五、读史:念二十三史,每日圈点十页,虽有事不间断;
六、谨言:刻刻留心,第一工夫;
七、养气:气藏丹田,无不可对人言之事;
八、保身:节劳,节欲,节饮食;
九、日知其所无:每日读书,记录心得语;
十、月无忘其所能:每月作诗文数首,以验积理的多寡,养气之盛否;
十一、作字:饭后写字半时。凡笔墨应酬,当作自己课程。凡事不待明日,取积愈难清。
十二、夜不出门:临功疲神,切戒切戒。

⑥ 毛选主题阅读

与其说我在读《毛选》,还不如说是研究《毛选》。因为我不止读一套《毛泽东选集》,连与之相关的影视剧、传记、党史以及马哲基础的书都看过了。

在这里,我就完整地把这份书单(影单)列出来,如果你也有兴趣读与《毛泽东选集》相关的书,可以直接参考。

影视剧方面,最推荐《恰同学少年》,讲毛主席在一师求学时的经历,《风华正茂》讲毛主席毕业后、建党前的经历,《井冈山》讲毛主席上井冈山前后的经历,《解放》讲毛主席在解放战争期间的经历。

像《红色摇篮》、《毛泽东》、《长征》、《延安颂》等有空可以看看。

传记方面,罗斯.特里尔的《毛泽东传》不如金冲及的《毛泽东传》详细,李锐的《毛泽东:峥嵘岁月》也值得读一读。不过我建议读金冲及的《毛泽东传》。

时代背景方面,我推荐直接读党史, 读《中国共产党历史》两卷 4 本就够了,我还翻了《中共党史知识问答》和徐中约的《中国近代史:1600-2000 中国的奋斗》。

如果找不到这本近代史,也可以读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读《毛选》的《矛盾论》还是需要一点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的,我读艾思奇的《大众哲学》。其实熟悉高中课本上的唯物辩证法也够用了,或者读一读《毛泽东思想概论》也可以。

其他的辅助读物我也读了一些,比如《毛泽东早期文稿》、《毛泽东书信选集》等。我还没有读年谱,年谱还是要读的。

⑦ 易经主题阅读

自从看完了曾仕强教授的系列讲座《易经的智慧》,并读完了同名的六本书之后,我才觉得周易其实离自己的生活很近,于是开始读《周易》。虽然我给自己列了一份详细的书单,但是这能读完的只有下面这些书:

《周易全解》
《周易译注》
《易经对话录》
《细读周易》
《周易江湖》
《周易占筮学》
《周易经传十五讲》
《易学基础教程》
《孔子讲易经》
《易经教你闯社会》
《古代名人用易启示》

前四本我是对照着读,以《周易全解》为主,读完了某一卦就看另外三本的解释。我读《周易》基本上是这样读的,还做不到别人说的一定要读原文,不看解释。

熊逸的《周易江湖》、廖名春的《周易经传十五讲》和朱伯崑的《易学基础教程》适合入门。最后两本是案例集,即每个卦或每个爻都有一个对应的案例,有助于理解。

刚开始读《周易》时,六十四卦我是硬背的,后来用三枚铜钱练习算卦来熟悉。我学了六爻之后才发现,每天多看卦就自然而然记住了,根本不用刻意去记。

六爻属于玄学的内容了,我有一段时间对玄学十分感兴趣,花钱跟人学了六爻,还报班学了八字命理,相关的书也读了不少,书架上有一列都是这方面的书,其中不少繁体中文版。

⑧ 私人书单

读了许多方面的主题书,还是有些疲惫的,于是我给自己列了一份私人书单,共十部。目的是当我不知道读什么书的时候,就从里面随便拿起一本来读,永远不让自己闹书荒。

这十部书每年都会变化,不过只更换其中的两三本。以下这份是2021年版的,2022年将替换其中的两三本,但《毛选》、《论语》和《传习录》是不会变的,值读读一辈子。

《毛泽东选集》
《金瓶梅词话》
《穷查理宝典》
《论语》
《如何阅读一本书》
《传习录》
《遥远的救世主》
《人生算法》
《正念的奇迹》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img

另外,每两年我还会把《红楼梦》读一遍,读的是郑庆山先生校的《脂本汇校石头记》,这套书读得有点烂了,下一次读《红楼梦》就读吴铭恩汇校的《红楼梦脂评汇校本》。

五、结束语

写了这么多,我发现前几年写的文字和现在回顾的口吻,竟有些不同,尤其后来添加的主题阅读部分,没有了之前对阅读的温情脉脉,多了一些说教和功利,突然有点难过。

与其说写下这个私人阅读史,是为了盘点我这二十年来的阅读历程中邂逅的每一本书,帮助自己更好地审视一路走来的阅读动机与收获,以达到自省和反思的目的,不如说是我对过去阅读的一种清算,也是为了让未来更有效地阅读有另一个全新的开始。

回顾这段阅读之旅,我确实读过不少书,但真正给自己带来的改变很少,有时候甚至觉得要不是因为读了那么多书,我用这个时间可以做成一些大事,借用王强的一句话,就叫做——「读书毁了我」。

现在想来,我真的犯了很多阅读上的错误,尤其前几年:

一是太在乎读书的量与速度,没有好好思考然后将心得体会记录下来;

二是读书太随性,只跟着感觉走,导致知识点太分散没有形成系统;

三是读一本书时没有思考它对自己是否有用,花时间阅读是否值得;

四是不加选择地接收这么多书面知识,没想过自己是否有必要知道这么多;

五是没有跟别人多交流。

这几点在阅读时一开始就没有留意到,导致了宝贵时间的浪费,也造成了很多好书没有真正读进去。

阅读本来是一种高级的享受,但如果读完一本好书,没有记下读书心得,没有新的体验,没有领略到书中不同的视角和观点,对自己的思维也没有带来任何改变,甚至说不清道不明作者要表达的意思,那无疑是在浪费时间。

所以在网上看到这句话,就感触颇深:「读书时,你有没有读进去把自己活埋在里面,又有没有读出来敲打出一个新的自己。

所以后来我才有回归经典,多尝试主题阅读的想法,把那些认为非常经典的书读烂读透,不断反复地用五遍、十遍乃至一百遍去读它,并刻意留出一定的时间来写作,这几年才写了不少文章。

最后引用两位前辈的话来作为这篇长文的结束语,这两句话此时最能够表达出我二十年来阅读历程的心声:

何怀宏在《面壁十年不破壁》一文中所说的:

哪怕所有的书都没有了,只要我身体健康,人在这里,大脑健全,记忆力在,那么我还算是没有完全损失,我还是能活下去,甚至仍可过一种有意思的智力生活,但生命无论如何还是会感到局促,乃至有所萎缩。

作为一个读书人,毕竟是靠这么多书养护起来的,它们已经不是简单的物件了,许多书保存着我过去的鲜活的记忆,它们也是进入我喜欢的心灵世界的诸多入口。

阿西莫夫的自传《人生舞台》里的也有这么一句话:

居然有人不停地读书,毫不注意生命的光辉在不经间逝去,浪费了青春时光,错失了体力和精力交融嬉戏的打好时光。

其实,人生只要快乐,生命便是辉煌的;只要快乐,日子就是无忧无虑的;思考和想象的相互影响远胜过肌肉和神经之前的作用。